戒律在当代佛教中的地位思考

作者:法通法师   来源:  录入:fatong  日期:2009/12/6  人气:2097

               戒律在当代佛教中的地位思考
 
                           法 通
 
    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的中国******别的宗教人士研修班。本人有幸参加了由中央统战部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四期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在为期近四个月的研修中,学校为我们安排了十多门课程,配备了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教授为我们授课。老们师治学严谨,授课方式灵活多样,深入浅出,使我们学员受益非浅。学习期间,中央统战部的领导还安排我们到了西柏坡等地参观学习,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体等活动。使我们倍受教育,深受鼓舞,增强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
    通过学习,学员们纷纷表示要按照政治上靠的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三条标准”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认识,互相配合,搞好团结,努力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探索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形式和新途径。总之,这次研修对我本人来说是受益良多,不虚此行,使我在思想上、政治上、理论上以及在文化素质上和专业知识水平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进一步坚定了高举爱国爱教旗帜的决心。
    接下来我要谈的可能与平时上课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但也可以说是在研修班学习后,受到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的启发,从而产生的心得和体会。我要谈的题目是:                                                                                戒律在当代佛教中的地位思考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我们佛教界人士尤其是僧尼也产生了很大影响。那么,戒律在当代的佛教中的作用还能保持吗?它过时了吗?它还适应当代吗?戒律在当代佛教中的地位怎样?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
         一、戒律在当代佛教的作用没有变
  佛教的戒律,一般应该分开来解释,因为戒和律不完全一样。戒是释尊为警醒行者而说,从建立佛教时起就有。而带有处罚性质的律,起先是没有的。到了释尊成道后第十三年,比丘苏陈那由于淫欲系缚了自心,影响了修行。于是,释尊开始制律,以后应机随犯随制,就逐渐形成了佛教的各种律仪。
《遗教经》:“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即戒律)。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这段经文的意思是:佛灭后,佛教徒就“以戒为师”。
  戒律是佛教的戒、定、慧三无漏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戒律的功用是防非止恶,是修行的根本,戒律不仅被奉为三藏之一,更是三学之首。戒为正法久住之根本,戒为佛法慧命之所依。“戒住则僧住,僧住则法住”。修行的过程就持戒、生定、发慧的过程,只要是个真正的佛教徒就会遵循这个是实。
  纵观内外历史,一个宗教、一个宗派,兴时,兴在戒律;亡时,亡在戒律;盛时,盛在戒律;衰时,衰在戒律;强时,强在戒律;弱时,弱在戒律。可见,戒律是一个宗教,一个宗派的生命和基石啊。
  有人认为,现在是21世纪了,对古老的佛教戒律在当代佛教的作用就产生怀疑了,这是错误和危险的看法。赵朴老生前就曾经大声疾呼:“如何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保持佛教的清净庄严和佛教徒的正信正行,从而发挥佛教的优势,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是当今佛教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我们的佛教界总体上是好的。但近年来,正如朴老曾经指出的: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寺院财富的增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负面影响也显现出来。有的僧人信仰淡化、戒律松弛;有的拉帮结派、聚讼纷争;有的刚愎自用、私欲膨胀。这些不良风气势必会败坏佛教的形象和声誉(引自叶小文)。我认为,我们已经严重透支了人们对佛教的好感和同情了。长此以往,就会影响佛教的形象和佛教今后的发展。要根治和改变这些现象,唯有靠戒律。因此,只有高举“以戒为师”的旗帜,佛教才有希望。戒律在当代佛教的作用没有变,也不可能变。我要说:奉行“以戒为师”的佛教才是真佛教,奉行“以戒为师”的僧人才是真僧人。
 
二、发扬佛教戒律主张的“平等”、“公平”、“正义”等思想,为和谐社会作贡献
  在当前全国上下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佛教可以有所作为。
  佛教戒律有两个重特点,一是制定戒律的目的主要是使行者正信坚固、安心办道、遮目恼漏、生起诸善、降伏我慢、以保行者成就,以使正法久住。一切制度与戒行都以此为根本。戒律是佛门行者修行成就的保障,是基础,是行者的“护身铠甲”,而不象某些人想的那样是“束缚人的穷讲究”。二是种性平等。舍弃世间种性、贫富、名誉、地位等差别。行者仅有修行证果层次的不同,而无身份阶级的不同。依成就而使长幼有序,互敬互爱而维持教团的秩序。佛教是始终倡导众生平等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修行人之间只有修和证果层次的高低不同。这不但在当时印度的四种姓制度下尤其显得突出,即使在当下社会也是显得非常超前的。
  可以说,佛教的创立,就是在当时印度婆罗门至上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一系列不公平的现象,释迦牟尼才提出了要“平等”、要“公平”、要“正义”口号。也就是说佛教从创教伊始就主张“平等”、“公平”、“正义的。
  佛教的平等观念不但用于人之间,且用于所有有情众生,包括人、畜、鬼、天……之间。在修行上也很重要,若无法作到平等无分别,那是无法开悟见性的。这种平等的观念更引申为“诸法平等”,一切森罗万相看起来参差不齐,而实际皆源于平等不二的体性。佛教的平等思想体现了生命观、自然观与理想价值观的统一。佛教强调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又主张无情有性,敬畏自然,珍爱自然,摄护自然;还宣扬众生以解脱为最终目标,以进入清净、美妙、庄严的佛国净土为最高理想。这都表现了佛教平等思想意义的广泛性、普遍性和神圣性。这种理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崇尚祖师风范,提倡惜福”的思想,推崇简朴的消费观
  在佛教平等观、慈悲观等的理论下,佛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简单朴素,坚持茹素。并提倡“惜福”、“吃苦”等思想,推崇简朴的消费观。《沙弥律仪要略》载:古有高僧,三十年着一緉鞋;又载:高峰妙禅师,三年立愿不沾床凳。佛教的很多经典都记载祖师大德们以“坏色为服,粪扫蔽形”。
  当代的僧人宜学习祖师,要懂得惜福,有的人穷其一世,只为一份名,从来不去细想这份名是不是该属于自己,有些人汲汲营营只为利,要弄钱不惜伤天害理,为什么不抬头望望,天外有天,何处才算登峰造极,为什么不能淡然于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什么不懂得知足就是快乐?
  日本的禅宗大师梦窗国师写的《青山几度变黄山》里的两句诗:“眼中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他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有太多的贪念和野心,就算是把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给他统治,他还是觉得统治的地盘太小了。如果一个人没有什么的贪念和执着,仅仅是给他一张床那么大的地方,他也觉得很宽敞和舒适,值得他去珍惜的。禅师时刻提醒着我要懂得知足,懂得惜福。
  当代书法家启功,有人写过他如何自奉的小事。说有个朋友去看他,他拿出芦柑招待,边吃边谈。朋友吃完一个,启功才吃了半个。这时有人来访,并且是一位高官。朋友匆匆替他收拾,顺手把吃剩的半个丢进废纸篓里。客人走后启功坐下来,眼睛到处瞧,问“我记得有那个芦柑没吃完,怎么不见了?”朋友忙说:“让我扔掉了。”先生一楞,说:“别扔,还可以吃。”随即到厨房的簸箕里寻找。朋友追过来,说:“我扔在客厅的纸篓里了。”先生又转回客厅,从纸篓里找出那半个芦柑,说:“用水冲冲还可以吃。”朋友急了,说:“那是我扔掉的,我来吃。”朋友想夺过来自己吃。但启功紧紧拿着,说:“不,不,你们年轻人哪能这样,我来,我来。”
如果真如故事所说,启功是惜福的榜样啊。
  佛教之提倡自我克制的生活,推崇简朴的消费观,就是要人尽量减少自己消费,减少造业的机会,物质生活简单化既可节省开支、减低垃圾、减少能源消耗,也应该是今日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的不二法门。
  四、为适应当代社会,戒律(或清规)宜作出适当补充和修改
  为了与时代相应,佛教的一些戒律也确需要或增或改的,要与时代相适应,佛在《五分律》里也说过可舍“微细戒”的。《五分律》卷二十二曰:“告诸比丘: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
  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中讲:“戒律的条文是死的,社会的演变是活的。要以死板板的条文,硬生生地加在每一时代的每一个佛弟子头上,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也是一件不合理的事” 。
  我举例来说,诵戒布萨是僧团用来使比丘反省过去半月内之行为是否合乎戒律,若有犯戒者,则于众前忏悔,使比丘均能长住于净戒中,长养善法,增长功德。是佛教的一种很好的修行仪式。
  现在的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域的变迁,佛陀当时在印度制定的戒相条文,在当代的中国已经有很多不适宜了。比如比丘戒中规定不能非时食,只能吃两餐,而我国汉传佛教地区由于天气寒冷和素食,大多数僧人是吃三餐的;比丘戒中规定比丘不要掘地,而我国因提倡“农禅并举”,大多数僧人都要掘地。继续地诵持这些戒相条文,则更显得不适宜,容易使人产生对戒律的不尊重和轻视。
  佛陀制定的戒律是不能随意增删的,更不能改动,这点毫无疑问。而根据佛陀戒律的精神而制定的清规或规约是可以因地因时变动的。因此,我主张每半月的布萨,诵“规约”而不诵戒。各宗派各寺院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规约”,每半月布萨时就诵“规约”,并按“规约”的内容来检察和规范僧人的行为,这样还现实些、实用些。至于那些戒相条文,一者永远作为指导后人制定“规约”用;二者可以作研究用,研究佛陀当时印度的风土人情、比丘们的日常行持及比丘们的精神风藐,使后来者更加怀念和崇敬他们。
  最后,我要用叶小文在《重新举起“以戒为师”的旗帜》一文的结语为结束:“以戒为师”是佛教长久住世和健康发展的根本,是佛教为社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佛教人才辈出、僧众团结共事的依托和保障。
 
返回】 【顶部】 【关闭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后台管理

版权所有:中国湖南湘乡云门寺  联系电话:0731-56200800(本寺客堂)

网站浏览:   (建议采用1024×768分辨率,以达到****视觉效果)

网站ICP备案号:湘ICP备09000916号